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电商

天天微头条丨兴义万峰林:生态旅游旺 发展“钱”景好

2023-07-04 20:22:36 来源 : 当代先锋网

初夏的风从万峰林巍峨绵延的群峰间徐徐吹来,带着秧苗的清香,拂过翠绿的稻田,与纳灰河旁的民宿相映成趣。


(资料图)

“万峰林真是太美了,不仅风景绝佳,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也极高,不必匆忙打卡赶行程,午间在峰林树荫下品茶休憩,日落后再绕田骑车赏林,晚饭来上一碗蛋炒饭后,和亲友一道散散步,回到民宿小院里倾听蛙语、观星畅谈,这样慢节奏的旅游,生活体验感满满!”7月2日,来自遵义的游客张立炜正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本心堂民宿里感叹着属于黔西南这方水土独特的初夏好时光。

游客在兴义市万峰林观赏向日葵。 刘朝富 摄

空气好、景色美的万峰林景区,乡村小路、田地庄稼、山峰绿树……生态之美浸润在万峰林民宿的每一处,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风情、慢生活体验受到众多游客热捧,大大刺激了游客们的生态旅游消费需求。

在如诗如画的天然画卷中游客放松身心、亲近自然、享受生态,这是黔西南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赋予游客们的生态旅游福利,也让当地山地旅游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部署,明确了“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气候、文旅等比较优势,把民宿作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全力将资源优势、绿色优势、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截至目前,黔西南州共有大小民宿客栈477家,其中万峰林民宿218家,全州民宿床位共计约4565张,平均投资约300万元,年产值近5亿元,解决直接就业约2300人。累计完成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评定235家,其中精品级30家、优品级125家、标准级80家,现有全国甲级民宿2家。而近年来,万峰林景区的特色民宿(客栈)入住率一度高于兴义市城区的宾馆酒店,今年端午节假期,峰兮、峰叁、峰林悦山等万峰林景区特色精品乡村民宿入住率更高达98%。

游客在兴义市万峰林纳录花海观赏游玩。刘朝富 摄

以高端民宿为核心,辐射其他产业,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发展蒸蒸日上,依托绿水青山探索出了一条“生态 ”发展新路。2019年11月16日,兴义市万峰林街道正式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兴义市以万峰林街道为样本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进一步有效探索全市两山转化路径,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发展绿色经济,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吃上“旅游饭”、发起“绿色财”。  

如今,生态旅游的“春风”吹拂着万峰林的山岭田野,发展“钱”景也更美不胜收。

“老板,我们3个人,要两份蛋炒饭,加鸡蛋!”7月2日,中午时分,在万峰林景区将军桥的“蛋炒饭一条街”,各个商铺厨房区域里锅铲翻炒的声音此起彼伏,蛋炒饭的香气从街头飘香到街尾,店员们正在自家店铺门口忙碌着招揽顾客。

在唐记蛋炒饭的店铺里,更是座无虚席,来来往往的顾客挤满了这家小店。厨房的帮厨不断地将鸡蛋打入碗中,大厨手脚麻利地将鸡蛋、米饭搅拌炒制出一碗香气四溢的蛋炒饭。

“我们以前也在外面做事,这几年,家乡旅游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就回家来开了这个蛋炒饭店铺,生意确实不错。如今,蛋炒饭、炸小鱼、炸酥肉、拌凉菜,几乎是我们这条街的标配了,经营蛋炒饭的商家也由我们最开始的两三家发展到三十余家了。”唐记蛋炒饭老板向记者介绍。

近日,随着高考中考结束,暑期将至,正是夏日出游好时机,万峰林景区游客日益增多,将军桥“蛋炒饭一条街”的生意更加红火,而万峰林乡愁集市也热度不减。

行至万峰林景区乡愁集市食养膳房农家乐,虽早已为万峰林景区移步换景的秀丽风景所惊呼,但还是被食养膳房的庭院美景给“震”住。

院外是火红的三角梅,院墙旁矗立棵棵绿树。走入庭院,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各类植物盆栽,摆满了院墙和院子的各个角落,仿佛进入了园林世界,整个庭院恍若一幅复古田园油画,让人眼前一亮。

“快到屋子里坐呦。”食养膳房负责人梅婕正忙着招呼前来吃饭的客人们,她告诉记者,食养膳房不仅是她经营的餐饮店,也是她的家,平日里他们一家人就住在三楼,一、二楼则是客人们的餐饮娱乐区域,这两年,她在自己“家”里就挣了钱,日子过得小有滋味。

翠峦簇拥、万峰成林,望得见山;纳灰河畔、水波潋滟,看得见水;八卦田坝、布依人家,一派田园景象,记得住乡愁。近年来,万峰林街道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市决策部署,紧扣“五大振兴”战略,打造康养旅游小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 年实现人均纯收入20055元。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等7项国家级表彰,“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5项省级表彰。

从“靠山靠水”到“护山护水”,再到“亲山亲水”,万峰林街道始终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巩固提升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把“绿色”作为增长新动力和发展新出路,悉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留住美丽乡愁,收获了一片好山好水、“金山银山”, 美丽村庄生态发展“钱”景更好,当地群众日子更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诗雨

编辑 何涛

二审 李劼

三审 庞博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如何关闭小米nfc刷卡 2023-07-04 19:34:29
方恒_关于方恒简介 2023-07-04 19:25:12
红米plus5怎么样拆开 2023-07-04 19:20:54
段晓童_环球滚动 2023-07-04 19:01:02
两小时世界历史 2023-07-04 18:43:11
软肋8._全球播资讯 2023-07-04 18:20:32